甘草的藥用價值——上海徐浦中醫醫院介紹:甘草在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被稱為“蜜甘”、“美草”,并被列為上品,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。早在晉代以前,我們的祖先就發現甘草可以“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”,是解毒的良藥。
甘草味甘,性平,有清熱解毒、益氣和中、祛痰止咳及緩急止痛的功效。將甘草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,可治療不思飲食、心腹脹滿、腸鳴泄瀉、氣喘咳嗽、癰疽瘡瘍和腹中攣急疼痛等多種不適癥狀。在現代醫學研究中,甘草還可用于治療肝炎、肺結核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血栓性靜脈炎、胃和十二指腸潰瘍、瘧疾等疾病。
甘草在應用時,常見的任務是減輕一些藥物的毒副反應,幫助“君藥”發揮作用,使方中諸藥同舟共濟、驅除病患。古人稱:“甘草,味至甘,得中和之性,有調補之功。故毒藥得之解其毒,剛藥得之和其性,表藥得之助其外,下藥得之緩其速”。因此,甘草有藥中“和事老”、“國老”的稱號。
甘草的生用與炙用是有區別的。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:甘草生用則通,炙用則補。生甘草以清熱、降火、解毒為長,用于濕疹、瘡瘍腫毒、發熱等癥。經蜜炙后,甘草的性味由甘平變為甘溫,功效也發生了變化,有補益脾胃、溫中散寒、除邪熱、潤肺益氣的作用。
然而,甘草的藥用功效絕不僅是擔負著調和諸藥的重任,也能解諸毒,它還有著許多其他方面的功效。《神農本草經》有記載:“甘草有堅筋骨,長肌肉,倍氣力及解毒之功,能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與金瘡腫。”《名醫別錄》有言:“甘草能溫中、下氣、止咳止渴,解百藥毒。”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則說它“協合群品,有元老之功,普治百邪,得王道之化。贊帝力而人不知,斂神功而己不與,可謂藥中之良相也”。
以上是“甘草的藥用價值——上海徐浦中醫醫院”的簡單介紹,感謝您的耐心閱讀!由于網絡文章內容局限性很強,也許您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,歡迎撥打電話咨詢!
健康熱線: 021-66855555
醫院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6號線上南路站2號出口向左步行300米,11號線三林站6號出口左轉500米)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